工具技术
主办单位:国家机械工业局
国际刊号:1000-7008
国内刊号:51-1271/TH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7994 人次
 
    本刊论文
基于Moodle的网络协作学习课程设计—以《教师工具应用与实践》课程为例

  【摘要】本文以《教师工具应用与实践》课程为例,讨论如何在Moodle平台中实现网络写作学习课程设计,并对Moodle模块功能在具体课程中的应用做出简要介绍,以供借鉴。

  论文关键词:Moodle,网络协作学习,教师工具

    一。网络协作学习简介

    网络协作学习(Web-Based Collaborative Learing,WBCL),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互和协作,以达到对学习内容比较深刻理解与掌握的过程[1]。

    网络协作学习需要在拥有丰富资源,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全面展现问题情境的网络环境下进行,在此环境中充分发挥群体动力的集体协同效应,实现学生个性的“自我实现,在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平等交往的过程中完成学习。

    网络协作学习有九种基本方式,即竞争、角色扮演、辩论、讨论、协同、伙伴、设计、小组评价和问题解决[2]。要支持这九种基本学习方式,需要相应的技术实现方式,如BBS、聊天室、E-mail,Blog和Wiki等,而这些技术方式都可以在Moodle课程平台中实现。

    二。《教师工具应用与实践》课程简介

    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是目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教学信息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传统教学组织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教学信息传递与反馈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最终促进学生身心各方面的协调发展。面对改革的挑战,教师需要迅速地调整甚至改变教学行为,寻求面对信息化的专业发展机会,即学会怎样使用这些技术,以及如何在教学中应用这些技术引导学生学习以及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作为教师,其本身应首先拥有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探究学习的体验,并将这种经验通过实践转化为内化了的方法和理念,才会自然地迁移到教学行为中去,创造适宜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促进其高级思维能力发展的信息化环境,进行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在表现形态上首先是一种整合了技术的教学[3],其目的是为促进学生“用技术进行学习”, 让技术成为学生手中的工具,用技术解决真正的问题,在真实或拟真的任务过程中,促进高级思维能力的形成。教师在此过程是引导者和部分资源的提供者,因此,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不但应会使用各种技术工具,并且能够从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角度出发,设计、组织、评价学生活动。

    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我们设计、开发了《教师工具应用与实践》课程,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面向师范生开设。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其特点是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技能,但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因此,该课程采用面授与网络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应用 Moodle课程平台创建网络协作学习情境,要求学员在情境中利用各种技术工具,结合各自学科实际,在协作中进行基于项目的课程设计,并将技术与教学进行整合。

    《教师工具应用与实践》课程内容采用模块教学,模块依据信息技术工具的种类进行划分。技术工具的种类参照信息化教学模式分类框架(图1)[2]进行划分,分为四个类型:

    教师工具

    图1 信息化教学模式分类框架

    1. 个体-接受类技术工具:如CAI软件等,

    2. 群体-接受类技术工具:如演示文稿,几何画板,化学金牌等学科工具。

    3. 个体-探究类技术工具:如思维导图,概念图,时间线,模拟游戏等

    4. 群体-探究类技术工具:如Web2.0,虚拟社区,教育游戏等。

    这四个类型的技术工具之间并没有固定的界限,每一种工具的作用并不是只适用于某一种教学模式,而是可能多种教学模式同时适用。

    由于工具的种类繁多,因此我们采用“基于项目的课程设计”为主线,要求来自不同学科的师范学员根据各学校小组内学科性质整合选题,进行基于项目的课程设计,选择的题目需以多种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为中心,利用各种技术工具查找资源、协作进行规划设计,设计的作品中必须能够体现如何引导其学员利用各种技术工具完成项目的过程。在主线之外,每周均安排现场或线上讲坛,由教师讲解或学员展示工具使用技巧,在Moodle课程平台中提供相应技术支持和讨论区。

    我们希望学员能够在协作中学习,并且能将学到的经验通过真实的任务进行实践后内化。这个学习与内化过程,仅靠有限的面授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有一个有力的网络教学/学习平台支持学员进行网上协作学习,帮助教师管理、评价学员网上学习。经过比较,我们选择了基于社会主义建构理论设计的Moodle课程平台。

    三。Moodle在课程中的应用

    (一)学习者分析中的应用

    Moodle中提供了一些预设的调查问卷模板,利用这些模板可以设计适合不用需求的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意见,态度,在课程开始前作为诊断摸底工具,在课程结束时作为评价工具。在学员填写完调查问卷之后,Moodle能够自动汇总调查结果并显示,为教师进行数据分析提供方便。

    选修《教师工具应用与实践》课程的学员大部分为大学三年级以上师范生,来自各个师范专业,我们利用Moodle平台向学生发放在线前测问卷,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技能,对教学设计领域已有知识以及对课程学习模式的态度三方面做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适当调整课程方案。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进行在线调查,了解学生对于课程的评价和态度,为下一次课程的开设提供参考意见。

    (二)学习活动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网络技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支持协作学习的网络工具也日益丰富,实时,动态,可视化成为网络协作学习的发展趋势。Moole提供了丰富的同步交流工具(如聊天室,短消息等)与异步交流工具(如论坛、Email、新闻组、博客,Wiki等)。

    基于对于《教师工具应用与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综合考虑,课程中所设计的学习活动主要有课堂讲授、案例阅读,资料收集,角色扮演,组间竞争,班级辩论,讨论,小组协同,实践操作,问题解决等。

    Moodle能够很好的支持这些活动的进行。我们首先按照课程设计中的主题安排,对课程进行模块划分,在Moodle中利用星期划分方式进行主题分配。根据各个主题的需要,安排学习活动,应用Moodle中各模块功能实现:

    使用资源模块建立课程资源库。资源库中提供资源下载,网址导航,在线文本阅读,工具包等,作为课堂讲授,案例阅读和资料收集的支持材料;

    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选择不同的讨论区类型,设计主题讨论论坛,根据主题内容设置不同的显示格式以及张贴内容的评分标准,公布明确透明的奖罚措施,鼓励学员参与讨论及评价,并要求教师及时提供反馈和评分。通过设置统一订阅讨论区,使学生和教师用E-mail及时收到最新的讨论内容和评分情况。

    使用专题讨论模块,在分组模式下为各小组提供专用论坛,供小组成员讨论及协作学习,此类论坛处本组成员和教师之外,其他学员不能看到讨论内容或回复。

    提供主题聊天室,在规定时间段内作为在线讲坛帮助学员解决问题,或由学员自愿主持讲坛,进行角色扮演及班级辩论。在规定时间之外,聊天室可以作为学员在线即时交流的场所。

    使用作业模块,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不同作业,作业类型可分为在线文本,离线文本,在线提交等,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主题内容选择作业类型。在学员提交作品之后,教师可对作业进行评分和意见反馈。

    为了促进学员进行协同学习,各主题中使用Wiki模块,根据主题需要设计概念条目,公布奖励政策鼓励学员小组协作补充条目,利用惩罚措施促进小组间竞争。

    (三)评价活动中的应用

    Moodle中提供了灵活完善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对每一位学员进行在线学习记录的全程跟踪,包括查看访问课程的次数、参与的教学模块,讨论区参与记录等,教师可以根据统计信息,对学员的作业,测试,论坛发言等提出意见和建议,反馈信息通过邮件或短消息的形式告知学员。在设计主题模块时,教师可以根据主题内容设置分值,评分要素,评分策略,并且能够设置是否允许自评和学员互评,以及教师评价权重。这样的设置,使得学员的成绩不再只是教师一个人的观点,而是同侪互评(可允许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结果。Moodle的评价方式如图2[4]所示:

    基于网络协作学习的课程,其评价体系应主体多元化,内容多面化,形式多样化,评价重心在于过程 [2]。综合考虑基于网络协作学习的课程评价特点以及我们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师工具应用与实践》课程采用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学员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Moodle的主题讨论模块与作业模块功能十分强大,能够很好的实现基于网络协作学习的评价模式。我们在设置《教师工具应用与实践》课程Moodle主题讨论模块时,根据各主题内容权重,设计透明的评分标准,评分策略,开放学员自评与互评功能,将教师评分权重设置为50%,向学员公布评分细则,要求教师及时对学员发帖进行评分和反馈,采用奖励与惩罚并重的措施鼓励学员进行互评与自评,将最后综合形成(Moodle自动汇总)的评分计入总分。总分采用累积评价,包括讨论区评分,作业评分等,每一次评分增加时,学员都可以及时看到评分和反馈意见更新,从而得以及时调整个人或小组学习步调。

    网络协作学习

    图2 Moodle评价方式

    作业模块同样根据主题内容进行设置。Moodle提供了灵活多变的作业提交方式,可根据作业内容和教学目标决定提交方式,评分规则,规定期限。我们通过作业了解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阶段性成果,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打出评分,提供反馈意见,通过Email通知学员查看。

    四。结语

    在应用Moodle的过程中,获益良多。对于一些教学模式的实现,Moodle具有其他平台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在应用Moodle实现课程设计理念时,我们同时也在被Moodle的设计理念所影响,对课程设计进行不断反思和修改。尽管已使用Moodle进行了一年的教学活动,但仍发现其中尚有很多功能等待我们挖掘和探索,我们期待能够使其发挥更为强大的教学与学习能量!

  【参考文献】

  [1] 谢舒潇,黎景培。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写作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电化教育研究。2002.8

  [2] 钟志贤。 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建构与实践例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 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行动学习的实践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 陈晓岚,陈志云,王行恒。 Moodle系统中的教学评价。 计算机教育2007.4

  [5] 韩丽。 浅析基于Moodle平台的教学模式。中小学电教。2007.9

  [6] 刘新阳,王秀芳。 Moodle:建构主义的网络课程管理系统。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工具技术》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工具技术》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